与自然相拥,向美好而行。9月3日,利夫生物(LeafBio)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纺织材料创新论坛区举办“全生物基聚酯,演绎纤维未来——BioFleax™PEF发布会”,携手行业伙伴,共同见证新一代可持续纤维--BioFleax™PEF的诞生。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海、CMO罗钊,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春财,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卫忠,傲必思创始人余佛浩、聚维元创联合创始人李振、英瑞特总经理沈毅、源天生物联合创始人姜纲文、中科柏易金CMO易爱民等出席会议。发布会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市场推广部主任王永生主持。
生物基纤维级材料的发展,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从“十四五”推进绿色制造,到响应“双碳”目标、培育新质生产力,再到“十五五”谋划可持续产业布局,它既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更凭借“生物来源、绿色低碳”等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产业价值的协同,为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陈新伟在致辞时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芳香族材料企业,利夫生物深耕呋喃类材料研发与生产,率先实现其千吨级量产。今天发布的BioFleax™,是利夫生物旗下首个生物基纤维品牌,代表下一代可持续纤维的创新方向。BioFleax™具有舒适触感、环保属性与高性能表现等多重优势,将在纺织服装、功能性面料及时尚应用领域开辟新的可能。
谈及产业链合作,陈新伟也特别指出,利夫生物携手新凤鸣、德福伦等国内涤纶长丝、短纤领军企业以及傲必思、聚维元创、英瑞特、源天生物等合作伙伴,深度构建“原料-终端”产业链协同模式,同时也让这些创新企业成为推动生物基聚酯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及市场应用的先行者。
“作为一家以材料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利夫生物始终相信,未来的材料不仅是功能的载体,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呈现、一种对可持续未来的承诺。”罗钊在致辞时表示,每一项创新都不仅属于技术,更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行业的责任与时代的选择。今天的发布会,不只是产品亮相的舞台,更是一场行业共识的凝聚,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共创。
对于利夫生物的未来发展,罗钊希望继续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从源头到应用,推动技术的持续突破。
会上,罗钊正式发布BioFleax™PEF,详细介绍了其技术优势和产业意义等。
聚酯纤维在全球纤维消费中占据超过60%的份额,而其原料高度依赖石油。实现纤维行业的低碳转型,关键在于让其摆脱对石化资源的依赖。
BioFleax™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作为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100%生物基聚酯纤维,BioFleax™以天然植物资源为原料,筛选新型底层单体分子,结合技术与工艺创新,打造出具有卓越体验的下一代纤维。
在性能表现上,BioFleax™不仅完成了原料替代,还在舒适性、吸湿快干、染色性能、本征抗紫外线及天然抗菌等方面实现提升。其应用覆盖时尚服饰、运动功能面料、家居纺织等领域,为行业带来真正兼顾性能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在产业协同方面,新凤鸣集团副总裁赵春财分享了BioFleax™长丝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探索。公司计划年内建成全球首条千吨级PEF示范线,并进行商业化销售,实现生物基聚酯产品规模化“由0到1”的突破。
围绕PEF产业化推进,新凤鸣集团有着清晰规划:一方面,持续完善PEF纺丝试验线、加弹试验机、织染试验机等基础测试条件;同时完成千吨级连续聚合生产线改造,具备PEF中试条件;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工艺优化、样品试制及客户需求对接;开展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工程及总图规划设计;力争明年底,推动生物基PEF产业化项目在桐乡经济开发区落地。
德福伦研发总监胡述锋则展示了BioFleax™在功能化开发和高附加值市场应用中的潜力,凸显其在差异化领域的竞争力。作为国内差别化涤纶短纤维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德福伦以公司名称的首字作为系列名推出了德系列、福系列、伦系列、原液着色丰彩系列四大纤维,广泛应用于各类服饰、家纺、高铁、国产飞机、品牌汽车和世界高端游艇布原料等领域。为进一步强化差异化优势,德福伦还通过“差别化+开发生产”的模式持续创新:通过纺丝着色、异截面、功能材料添加,赋予PEF纤维新的性能、功能,从而满足现代绿色纺织品的差别化开发需求。
在合作伙伴对谈环节,来自聚维元创、傲必思集团、英瑞特、源天生物和中科柏易金的代表,与利夫生物共同探讨生物基纤维的未来路径。讨论话题涵盖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废弃物循环设计、纺织品回收模式以及可持续理念在时尚领域的落地,充分展现产业链各环节在低碳转型中的协同趋势。
BioFleax™的推出不仅是利夫生物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纤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未来,利夫生物将继续携手上下游伙伴,加速生物基纤维的商业化进程,推动绿色材料在全球纺织产业的广泛应用,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发布会后利夫生物的品牌经理陈邻伊接受媒体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