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简约版
发布时间:2014/01/27 16:02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截止2013年6月底,《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时间已过半,为客观评价《规划》实施效果,以及在“十二五”以来的新形势下,分析化纤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了《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总结和评价了《规划》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研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对《规划》后半期继续实施和推进提出了措施建议。
   
    2012年,行业规模指标完成进度较快,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88.5亿元,比2010年增长39.2%,年均增长18%;化纤产能达到4021万吨,比2010年增长14.2%,年均增长6.9%;化纤产量379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22.7%,年均增长10.8%;化纤在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70%提高到2012年的74%,提高了4个百分点;棉纺使用化纤量由2010年的1060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1170万吨,增加了10.4%;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达67.7%,比2010年提高近0.8个百分点。同时,产业差异化进一步优化,2012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为53%,比201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化纤产品品种更加丰富,质量和附加值持续提高,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新一代仿真(功能性)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差别化纤维迅速发展,占化纤总产量的21.1%。高档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2%;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7.8%。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2年,化纤产能达2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规模的企业达到46家,比2010年增加13家,合计产能占全行业的60.7 %,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行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推进显著,标准化建设得到较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报告总结了《规划》重点任务完成的情况:常规产品优质化进一步推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加快发展步伐;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有力推进;重点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不断提高;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推进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继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报告最后分析了“十二五”后半期化纤行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纤维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国际纺织化纤工业格局继续调整中,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化;资源环境制约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带来更多挑战;行业发展面临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报告指出,为确保化纤工业完满完成《规划》既定目标,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和谐发展。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向民间资本开放上游石化领域,二是加强化纤原料供给保障,三是逐步建立高性能纤维材料国家采购管理制度,四是积极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重大工程专项的组织实施,五是加快推动成立“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六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今后一段时期协会要结合本行业的实际,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抓政策,要密切跟踪国家产业政策动向,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二是抓“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集中重点推进纤维推广应用,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打响“MADE IN CHINA”品牌;三是抓标准化工作,加快化纤标准制修订,填补行业需求缺口;四是抓平台建设,重点做好化纤相关产业“创新联盟”工作,推动国际合作,做好产业园区平台、信息平台等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软实力。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