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吹响建设化纤强国的号角 ——《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解读
发布时间:2017/01/06 11:35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20161210

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是我国从化纤大国到基本建成化纤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化纤工业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三品”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了构建我国化纤工业竞争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意见》制定的基础和背景

“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原则、目标和任务的确定必须建立在科学判断“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之上。

(一)发展的现状

首先,“十二五”期间,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化纤产量4,831万吨,占全球比重达到70.0%,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70.0%提高到了84.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生产规模20万吨/年以上的化纤企业产能占全行业的66.9%,比2010年提高了17.9个百分点;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持续提高,产品结构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化纤差别化率为58%,比2010年增长12%;化纤原料精对苯二甲酸、己内酰胺的自给率大幅提高。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成就突出。高性能纤维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高强型碳纤维攻克了干喷湿纺工艺技术难关,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已突破关键制备技术;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聚苯硫醚等纤维产品的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对位芳纶、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纤维基本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生物基化学纤维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莱赛尔、竹浆、麻浆、聚对苯二甲酸混二醇酯(PD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乳酸(PLA)、壳聚糖、蛋白复合等生物基化学纤维实现了产业化,海藻纤维、细菌纤维素纤维等主要品种突破了产业化关键技术。科技研究和技术进步成效明显。6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技术获得“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学术奖励基金推动了行业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成果转换。《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创新联盟建设加快,行业协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纤维原料格局得到明显优化。单线1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和单线250万吨/年的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化纤新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持续提高。化纤品牌培育逐步推进。“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连续发布,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和经营效益,逐步形成了化纤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的新模式。标准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比较好的满足了市场和创新的需求。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推广重点节能减排技术40余项,碳足迹产品认证、再生体系认证企业增加,清洁生产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加快,《粘胶纤维准入条件》、《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等一批清洁生产、行业准入文件的发布,推动了相关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

但还应看到,在我国化纤工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常规化纤产品结构性过剩比较严重,使得企业及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下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别化、个性化消费的需求。高性能纤维的成本高、质量波动大、品种差别化水平较低、应用技术开发滞后,难以满足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装备等领域发展的需要。智能制造和生产的服务化水平还不高等等。

(二)面临的新形势

首先,全球化纤工业持续深入调整,当今全球正掀起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高潮,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低碳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给化纤工业的产业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国际产业格局深入调整,国际和区域贸易规则及环境不断变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逐渐退出常规化纤生产,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大高技术、高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力度,更加关注与终端需求的合作,进行大范围的行业重组,凭借科技、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等优势,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势头。印度和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和国际贸易优惠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庞大的消费群基础,不断提升中低端领域的制造能力,加快承接纺织化纤工业的国际梯度转移。新的国际竞争形势,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国际定位和转型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化纤工业仍具有广阔的新的市场空间。高技术、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及材料,既是全球化纤工业必争的科技制高点,也是我国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加快推动我国化纤工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高性能化、差别化、生态化纤维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向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产业用领域方面拓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对外开放、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以中产阶级、老龄消费、年轻时尚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差异化、功能化的需求升级,我国化纤的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为行业供给侧整体提质增效和发展优质产能提供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助力我国化纤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制造基地布局,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我国化纤工业的国际化进程。

此外,还要看到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已进入供求关系再平衡期、存量产能优化调整期和高品质增量适度发展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落后产能的存在和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的日益突出,已影响到化纤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的任务艰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矛盾,制约着化纤工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设计与制造正在对化纤工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跨界创新、供应链追溯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正在重塑化纤工业的价值链体系。

因此,实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好对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化纤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十三五”期间化纤工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建设化纤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意见》的主要考虑和总体结构

首先,化纤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化纤占全国纺织纤维量的比重超过80%,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产业用各个领域,从世界来看,化纤产量约占全球产量高达70%。因此,这个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能否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国家有必要进行宏观指导。

二是“十三五”期间,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对国家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新形势和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化纤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化纤工业存在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下降等问题以及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原料供给不匹配等外部环境,必须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为出发点,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品牌实力,增强化纤工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构建竞争新优势,实现基本建成化纤强国的目标。

三是在《意见》编制过程中注重其科学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4年即委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十三五”化纤工业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围绕对我国化纤工业现状的判断、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表现及影响、绿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等内容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其间,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听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协会、专家和企业意见,数易其稿,使《意见》有了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科学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特别注重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坚持全面和重点相协调的原则;三是坚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结构和内容上,《指导意见》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支撑,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针对化纤工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意见》提出了创新驱动、升级发展,控制总量、平衡发展,绿色制造、持续发展和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四大原则。在结构上,采取重点任务和体现重要领域的专栏相结合的形式,重点任务阐述发展的主要方向,专栏提出完成重点任务的抓手和着力点。第二部分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二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发展绿色制造,推进循环利用;四是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软实力。为确保完成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第三部分提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并配了具体的专栏。一是纤维新材料,包括差别化、多功能纤维品质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工程和生物基纤维产业化;二是绿色制造;三是智能制造;四是品牌与质量提升。第四部分是政策措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对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扶持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意见》的组织实施。

三、对《意见》的几个重点问题的说明

(一)淘汰落后,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去年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特别是去产能,可以说,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战役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是中国经济重拾升势,迈上中高端水平的关键环节。我国化纤工业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一些行业重规模、轻创新、常规产品产能过大,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造成化纤工业常规产品过度竞争,影响了化纤工业整体的良性循环。“十三五”期间,应以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落脚点,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去产能的工作,强化企业技术改造,坚决淘汰一批不达标且无改造潜力的落后产能。利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下决心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常规产品新增产能,为企业优化供给结构腾挪空间,从而实现我国化纤工业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和良性循环,这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五大理念之首,“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国是世界化纤大国,但还不是化纤强国,在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以及纤维制造的关键装备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的紧迫感和驱动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为此,《意见》从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推进高技术纤维产业化、加快两化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化纤工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一是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在这个集成各方面优势的平台上,加快推进在关键领域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工程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二是在优化产品结构上,着力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提高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仓储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三是补短板,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纤维方面的差距,加快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附加值、产业低成本关键工艺及装备工程化研究。间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制备技术已达到国际中等以上水平的,重点拓展新品种和应用领域。碳纤维、聚苯硫醚等处于产业化向规模化推进的品种,重点攻克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制造技术和装备。聚酰亚胺纤维、对位芳纶等处于产业化初期的品种,重点解决工程化放大的关键技术。与此同时,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化学纤维绿色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低成本化生产;扩大生物基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在智能制造方面,着力突破数字化、智能化化纤成套装备及制造关键技术,鼓励开发两化融合的制造、管理、信息、物流系统,推动在涤纶、锦纶等行业建立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意见》在重点领域和方向上聚焦纤维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以差别化、多功能纤维品质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智能制造四个专栏的形式,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具体内容。

(三)推进化纤工业绿色制造、循环发展

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重要工程之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是“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历史任务。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和消费国,化纤工业的绿色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中国化纤工业已进入由化纤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要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尽最大努力消除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作为纺织产业链发展的源头,其绿色发展进程对推动我国纺织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为此,《意见》中,把发展绿色制造、推进循环利用作为重要的原则、目标和任务之一。一是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持续推动清洁生产,深化污染治理。二是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绿色消费。2015年我国约4800万吨化学纤维中,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纤维占总产能比重高达90%。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化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非常紧迫的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化纤产品不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因而对环境的影响必然会日益加剧。对此,《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与发展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资源回收和产品梯度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再生化纤及制品的比重。推进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体系建设,提升其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建立以化纤企业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绿色发展基金,如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通过上述措施提高化纤循环再利用的水平。三是完善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特别提出了继续做好再生纤维素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等重点行业规范条件的宣传和名单公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的评价制度和标准。为了使任务的指向更加明确,专门设立了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专栏,从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废旧瓶片和废旧纺织品的高效分选回收技术、高值化循环再利用纤维生产技术及装备、原液着色产业化关键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向。通过“十三五”时期对其存量进行绿色改造,对其增量实施绿色低碳构造,中国化纤工业必将会在绿色发展的践行之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体现我国作为化纤大国的社会责任。

(四)加强国际合作,构造产业链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贸易大国迈向投资大国,产品输出迈向产业输出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培育一批跨国企业。我国虽然是化纤工业大国,但我们的企业基本分布在中国本土,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跨国公司寥寥无几。同时,在国内也需要提高化纤工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意见》在发展原则、任务以及政策措施中都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重点化纤企业走出去作为重要内容,提出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培育化纤跨国公司,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利用我国领先的化纤制造技术和装备,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主动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全球分工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营销体系,推进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

与此同时,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进高端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加快形成我国化纤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五)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软实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能效环保等水平的全面提升。优秀品牌是制造业技术、质量的集中体现,是塑造制造业核心优势的重要内涵,国务院文件也提出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提高品牌的竞争力、知名度,完善品牌服务体系。为此,在《意见》中把加强品牌建设,扩大优质纤维的影响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继续促进盛虹·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加强企业品牌建设,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品牌国际化。

标准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是确保行业、企业可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是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意见》把加强标准化作为提升化纤工业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出进一步增强标准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善化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在产品创新、质量促进、品牌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基础性指导作用。针对化纤工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意见》特别提出进一步完善化纤协会团体标准,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成果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新要求。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将积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认真学习宣传《意见》,围绕创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品牌与质量提升等重点,组织协会下属的各分会、专委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配合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意见》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和相关协调,及时发现反映《意见》贯彻中出现的问题,为把我国建设成化纤强国而不懈努力。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