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三友化纤: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发布时间:2021/11/23 00:00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 吴文斌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友化纤)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北省创新型企业及纤维素纤维新产品研发基地。1998年,三友纤维建成一条全套引进的年产2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线,21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研自制了化纤核心设备,新增了10条大型生产线,总产能达到80万吨,并成为国内粘胶行业首家获得欧洲生态纺织品认证的企业。

历经“十三五”时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三友化纤成功走出了发展与生态相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子,绿色已成为三友化纤这个现代化企业引以为傲的发展优势和独特品牌。逐“绿”前行,把绿色基因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各个领域,引导三友化纤踏上了蝶变之路。

 

1.png

 

以创新带动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多年来,三友化纤立足自身,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主业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在有中做优、无中生有上下功夫,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新产业集群,引领绿色发展。

 

研制核心设备,拉动国内粘胶行业设备升级

2018年7月,年产25万吨粘胶短纤维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瞄准“保持10年行业领先优势”目标,应用51项自有专利、12项自主研发新技术,建成了两条年产12.5万吨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在装备水平、单线产能、综合能耗、环保水平、单位成本、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3月,莱赛尔纤维中试线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攻克107项技术难题,突破五大核心技术,实现自控程序全部自主设计,关键核心设备全部自主研发、联合制造,自动化率、国产化率100%,成功打造莱赛尔纤维生产、研究中试平台,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践行循环经济,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标杆

依托三友集团“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特色循环经济模式,三友化纤坚持“体内、体外”双循环并进,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生产工艺绿色化、成本管理最优化,并先后荣获“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国家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

——做强“体外大循环”。采用循环经济路径,三友化纤一方面拉长了产业发展链条,一方面促进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吃”的是来自“两碱”的烧碱、废电石渣浆和次氯酸钠等,“吐”出的芒硝又可用于纯碱生产盐水精制工序。如此一来,使三友集团的烧碱自用率达到80%,年利用废电石渣浆24.5万m、次氯酸钠2.8万m。

——做精“体内微循环”。着力打造“粘胶纤维酸浴多级闪蒸嫁接一步提硝技术”“蒸汽发电再利用”等一系列“体内循环”链条,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以“生产用水的分级使用、重复利用”为例,通过统一调度富余水量用在所需车间、冷却水全部循环使用等措施,让水资源使用量下降20%。

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十三五”期间,三友化纤秉承“鼓励探索、奖励成功、宽容失败”创新理念,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异形超短再生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等11个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专利获得授权……

 

把环保做成产业,积蓄绿色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友化纤在处理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上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构建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格局。

“十三五”期间,三友化纤先后投入资金6.25亿元,配套建成多套环保治理装置,在“三废”综合治理上做到了“变废为宝”。以污泥固废处理为例:众所周知,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集结”到污水处理厂便成了污泥。传统做法是将污泥送往相关资质企业进行综合处理,处理费用较高,且存在环保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研发人员经过反复试验,通过使用板框滤机等新工艺新技术,大大降低污泥含水量,使其达到外售指标,从而将“污泥”由“付费处置”变为“外售商品”,每年可创效100余万元。

在废水治理上,三友化纤建有2座污水处理站,生产车间所有废水通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水质达到了三级排放标准。在废气治理上,累计投资近2亿元建成多套废气回收装置,使硫化氢去除率达到99%以上,二硫化碳回收率达到96%以上。2020年,针对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治理,研发出的生化处理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友化纤环保管理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加大废物处理‘资源化’力度,发掘“三废”的最大价值,实现了污染排放减量化和资源利用集约化,为化纤行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业体系作出了重要探索。”

 

瞄准市场高端供给,打造绿色品牌优势

 

2019年3月,“唐丝”品牌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国内纤维素纤维领域首个高端自有品牌,“唐丝”以“科技、时尚、绿色”的全新品牌形象、协同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迈出了中国纤维素纤维企业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价值型品牌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让三友告诉世界,让世界认识三友。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友化纤持续推进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的迭代升级,致力于开创中国人自己的高端纤维品牌。

莫代尔纤维属第二代粘胶短纤维,具有强度高、可纺性与织造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端纺织市场。多年来,其生产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化纤公司手里,国内各大粘胶纤维企业虽有尝试,但均未取得成功。2010年9月,三友化纤自主开发的莫代尔纤维研制成功,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举填补了我国莫代尔纤维生产的空白,实现了我国粘胶短纤维在高端领域的重大突破。

2013年,采用莫代尔工艺,三友化纤在全球首创竹代尔纤维,该纤维以优质竹浆为原料,同样是一种纯天然可降解的环保型植物纤维。用其生产出的服装产品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更加柔软靓丽,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一面市就深受针织服装领域的青睐。

2019年,三友化纤又成功研发出被誉为21世纪“绿色纤维”的莱赛尔纤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同步生产第一代普通粘胶纤维、第二代莫代尔纤维、第三代莱赛尔纤维的企业。

历经无数次“想”与“试”的千锤百炼,从建厂初期普通纤维的“单腿跳”,到现在高端化、绿色化、差别化纤维“多线并进”,三友化纤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已形成了七大类、百余个品种的群体优势,产品先后通过FSC森林产销监管链认证、信心纺织品认证(STANDARD 100 by OEKO-TEX)、可持续纺织生产认证(STeP by OEKO-TEX)及EU-BAT审核,并拥有Made in Green产品标签。在2020年Canopy纽扣排名报告中,获得了“部分绿色衬衫”评级。

 

聚焦“十四五”发展,为绿色变革护航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位于下游的国内外纺织市场低迷,化纤行业也受到了冲击。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十四五”期间,三友化纤将秉承着“科技、绿色、时尚”的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强链、补链、延链”为主要抓手,研究前沿技术、丰富高端品种、做优生产成本、做强产业链服务,持续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注重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实力。立足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科技型生产企业。一方面,整合技术力量,系统性做好树、浆、纤、纱、布研究,从根本上弄清影响纤维质量和特性的微观因素,不断改善纤维品质;另一方面,做好行业基础、前沿类技术攻关,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加大环保投入,打造绿色工厂。把环保做成产业,向环保要效益。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以绿色技术驱动生产各环节,降低污染物减排量;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水资源化,深入研究低浓度废气综合治理、含水污泥干化焚烧等新工艺,实现循环经济链再延伸。到十四五末,力争吨产品综合能耗降低到780kg标煤/t,平均吨产品水耗降低到35t/t,全硫回收水平达95%以上。

注重品牌建设,引领消费升级。做强“唐丝”自主品牌,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拓展软实力;引导再生纤维素纤维企业与终端品牌交流合作,共同合作开发主题系列产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同时,继续挖掘产品特点,加大市场开发及配套服务工作,针对性研发功能改性纤维、莱赛尔纤维、唐丝EcoTang、唐丝ReVisco、高洁净度(无纺布用)再生纤维素短纤维等高端化、绿色化、差异化产品,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

向绿色发展要“红利”,为绿色转型探新路。三友化纤将扛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抓实抓细目标任务落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化工化纤企业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