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继
“十三五”期间,是吉林化纤集团传承创新、突破定势、奋进崛起的五年,更是万余名吉纤人坚韧拼搏、奋斗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吉林化纤以“转”换挡,以“升”添力,驶入产业“快车道”,在充分竞争的传统纺织产业领域实现了前50年产值的1.3倍,员工收入同比增长36%,跑出了一条传统产业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开拓之路。
四型创新推动三个升级,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开展“以客户为中心型、效率驱动型、工程技术型、科技研发型”的四型创新,是吉林化纤基于“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方向的战略举措,产品链、生产线、环保排放三个升级效果立竿见影。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产品的创新升级是首要的、核心的。吉林化纤坚持人造丝优质化升级,下游每个筒子整经效率提升15%,产品实现十大应用领域全覆盖,产能接近8万吨;行业首创的大丝饼在中高端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全球无可替代的产品。坚持腈纶差别化升级,扁平纤维得到花式纱、包芯纱领域欢迎,可丽尔实现对日泰产品的替代,抗起球纤维销量连续3年突破1万吨大关,再生腈纶开创了腈纶环保新时代,腈纶产品差别化率提升了21.82%。坚持竹纤维联盟化升级,依托天竹联盟,原生态、艾维、竹丽尔、莱麻等产品市场认同度不断增加,植物精油、智能高温功能性产品实现技术二次提升,终端应用领域拓展到纺织领域所有品类,竹纤维销量累计增长超过90%。坚持碳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升级,碳纤维原丝销量翻了4倍,原丝、碳丝产能已经做到国内最大;25K碳丝产品可达到T700级水平;与外部企业合作研发碳纤维缠绕氢气瓶、汽车座椅碳纤维骨架,开辟了新的工业应用领域。在主导产品升级的基础上,吉林化纤还坚持每年举办四大板块的产业链论坛、面料开发大赛,举办碳纤维应用设计大赛,搭建共享互助平台,共建价值创造平台,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新技术带来新动能,生产线装备升级让传统产业实现“智慧”重生。人造丝自动化升级改造改变了员工30余年的作业方式,半连续纺从落丝到烘干、连续纺从分级到成品装箱的自动化生产线全线贯通,自动化装置实现稳定运行,整体处理工序效率提升15%。吉盟公司自主研发的3万吨差别化腈纶后加工项目一跃成为全国单线产能最大、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毛条生产线,实现从运丝到打包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全新的生产制造MES管理系统跃然出现在16年的老生产线中。奇峰公司、碳谷公司、吉林精功公司均实现了自动收丝、自动打包,动力厂加灰、输煤、污水取样系统全自动升级,吉藁公司粗纱机数字化改造……装置提效、骨架升级全面加速了企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自动化提升的“智慧”发展进程。
——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鲜明底色。吉林化纤始终坚持“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36000余万元打造绿色花园式工厂。通过锅炉脱硫脱硝改造,满足了企业规模扩大、用汽量增加后的环保需求,实现烟气超低排放;新增污水预处理装置、扩容升级生化池,成为松花江流域污水治理的标杆企业。股份公司利用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进行废气治理,二硫化碳、硫化氢去除率达到90%以上,异味得到极大改善。吉藁公司被列入河北省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成为藁城区唯一一家环保预警期间“不停产、不限产”的标杆企业。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跨界、跨区域整合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综合能耗行业领先。
遵循科学原理开展四提工程,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五年来,企业人造丝半连续纺纺速同比提升15%,连续纺纺速同比提升29%;短纤系统单线产能做到同行业领先、单耗水平同行业优异。腈纶板块户外染色、扁平、华绒等差别化产品质量、销量实现双提升,抗起球纤维总提产率达到30%。碳纤维板块深耕四提,通过开展系统除杂等多项攻关改造,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原丝生产线成本降低1/3,纺速提高17%,单线产能达到原来4条线设计产能之和,日产量增加75%以上,实现产值同比增长81%;国兴碳纤维公司通过技术攻关,碳丝生产线连续提产提速提效,比设计产能提高了一倍。
要素优化促进效率提升,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吉林化纤转变观念,围绕“人机料法环、水电汽冷风”十大要素,利用ECRS分析法,将要素进行分解、优化、重排、整合,健身强体。通过分级把关前移、岗位合并、对标优化、缩短流程、机器换人以及作业制度改变等方式,人员优化成效显著,劳动生产率逐年大幅提高。2015年至今,股份公司人造丝产能增长了153%,但人员只增长了29.7%,员工生产积极性、劳动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推行“短流程、全循环、提效率”理念,实行冷热分流、清浊分流、酸碱分流,打破组织分工,实施跨界、跨区域整合,优化工艺操作、工艺流程、工艺人员。尤其是短纤系统,通过原液流程优化,纺练提速增孔,物料流转时间缩短了38%,提产40%,日产量比设计产能提高67%。五年来,吉林化纤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要素优化入手,水电汽效率同步提升,为集团公司提供优质低价的能源保障。
“十三五”期间,吉林化纤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四五”期间,吉林化纤集团将继续围绕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碳纤维四大板块,坚持存量调整升级、增量优化发展,巩固核心竞争优势。人造丝坚持优质化升级,通过大型化、连续化、细旦化、匀质化升级及机器代人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巩固8万吨产能全球最强竞争力优势;腈纶坚持差别化调结构,实现38万吨全球最大产能规模的充分释放;竹纤维坚持联盟化运作,销量突破10万吨,进一步提高产品贡献率;碳纤维坚持产业化发展,拟建设2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实现20万吨原丝、6万吨碳丝、1万吨复材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集团公司总体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换挡提速未有终点,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面向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局面、新征程、新使命,吉林化纤继往开来,在率先上抢新机,在创新中开新局,在挑战中求奋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