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同黎娜
一大片绿树叶造型,里面镶嵌着两个白色的大写字母“GF”,清新、绿色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就扑面而来。在此主题之下,琳琅满目、不同种类展品的标签上,都印着一片片这样的“小叶子”——这几年,对于有着这样造型的“绿色纤维展出阵容”,不管是化纤、纺纱企业,还是下游的织造企业,都已比较熟悉。
在刚刚落幕的2020 yarnexpo纱线展期间,“中国纤维展”展区内,亮出这一片片绿树叶造型的“绿色纤维”系列认证产品组成了“绿色环保展区”,再次吸睛。
9月24日,展会进入第二天,下午两点多,一名来自面料企业的男业务员来到了“绿色环保展区”。在一番仔细翻看多类样品后,他在一款玫红色的原液着色面料前停了下来。
“这款原液着色面料所用的原液着色锦纶,是一种什么材料?是不是就是运用了色母粒添加技术的那种原料?它的价格比传统印染布贵吗?原液着色的工艺特点,有什么突出的环保和绿色属性?采用这种原料,颜色目前能做哪些?”针对他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在现场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分会秘书长李德利一一进行了解答。
“我之前并不了解这种原液着色面料,但前段时间,我们的客户向我就此进行了询问,他们想采购这种产品,所以我就想在展会上仔细了解下。”这位业务员说。
像这名业务员说起的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目前,纺织下游客户对于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生态纺织品”的需求正在放量,尤其是外贸客户更是如此。虽然今年以来受到全球疫情蔓延影响,这一需求在短期内出现波动,但整体看,疫情之下,“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变得更热,长远需求将持续增长。
“绿色纤维”便是生产“生态纺织品”的重要原材料,包括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和生物基化学纤维3大类。
在本次展会上,“绿色环保展区”全方位地展示了绿色纤维认证企业的代表性产品,既有废旧回收的可乐饮料瓶,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观礼留念毯”,这留念毯的原料,正是废旧饮料瓶;既有大红、苹果绿、姜黄等多种颜色鲜亮的彩色纤维,又有用它们织造的面料和各类终端产品,比如帽子、毛毯、运动包、女士长裙……
据介绍,它们的生产工艺是,木材→浆粕→纤维→面料及终端制品,废旧塑料瓶→瓶片→纤维→面料及终端产品,切片+色母粒→纤维→面料及终端产品。每一种工艺背后对应的,都是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包括秋盛、大发、龙福、英利、金霞、汇隆、金旗、德福伦等绿色纤维认证产品,以及及玩具、箱包、毛毯、地毯、服装、家纺等绿色纤维制品争相斗艳,展示了在日常生活各个应用领域的场景。
绿色纤维标志是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享有商标专有权的证明商标。目前,通过绿色纤维认证企业总数达到34家,认证产品包括循环再利用涤纶、氨纶、腈纶,原液着色涤纶、锦纶、腈纶、丙纶、聚酰亚胺纤维以及莱赛尔纤维、PTT纤维、聚乳酸纤维等生物基纤维,为下游绿色纤维制品企业提供了更多原料的选择空间。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以来,疫情背景下,一大批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都被应用到口罩、防护服、消毒湿巾等相关抗役物资中。在此次展会上,还展示了中纺绿纤研发的加强型连体隔离服,其材质为莱赛尔非织造布加PE透气膜,可用于医疗机构普通隔离用途;展示了海斯摩尔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该口罩的BFE不小于95%。
现场,与展品一同进行展示的,还有《绿色纤维认证工作年度报告(2019)》及《绿色纤维认证产品手册(2020年度)》。《报告》总结了2019年绿色纤维认证开展的相关工作、摘录了部门媒体报道内容,还附带了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制度性文件及团体标准。《手册》汇集了34家通过认证的企业及其认证产品信息,包括推荐应用领域、产品参考指标、执行标准、联系人员信息等内容,手册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版本,便于海内外客户查阅。
为深入推进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以化纤工业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为抓手,推动纺织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进程,实现化纤与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布了《绿色纤维制品认证规则(试行)》,将积极开展绿色纤维制品认证工作,认证范围为绿色纤维的所有下游制品。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授权的认证机构。绿色纤维制品是指使用绿色纤维认证的产品为原料,绿色纤维含量达到绿色纤维制品认证规则规定的纺织产业链上除纤维以外的所有产品,包括纱线、面料、服装、家纺及产业用纺织品。
毫无疑问,绿色、生态、环保的潮流已经不可阻挡,就连演员也参与到其中。9月24日下午,中国内地女模特、演员那广子来到纱线展现场,以消费者的视角带大家打卡2020 yarnexpo秋冬纱线展,带场外观众“直播看展”,让大家了解到每类纤维都有着不同的大用途。期间,她就来到了绿色纤维展品展示区,向“粉丝”们介绍了各类绿色纤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