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新凤鸣:建设化纤行业全要素一体化智能工厂
发布时间:2020/09/16 00:00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文 | 陆斗平 崔利 薛浩杰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凤鸣”)集PTA、聚酯、涤纶纺丝、加弹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拥有年产250万吨PTA和470万吨涤纶长丝的能力。近年来,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持续建设全要素一体化智能制造平台,塑造化纤智能制造新模式,构建“互联网+化纤”数字新生态,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法宝”。

平台赋能下,新凤鸣向上延伸了产业链、横向打通了供应链与物流链、向下延伸了金融与服务链,拥有“工艺水平、智能化水平、人均产值、综合增长率”等多项第一。近三年,企业产能翻了三倍,人均年产量超400吨。2019年12月,其更是成为化纤行业首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并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点赞报道,代表行业先进的生产力,有力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1.png

 

“智造”升级之路

 

化纤年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作为世界级化纤龙头企业之一,新凤鸣一直将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动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发展,塑造新的生产模式和新的竞争能力,引领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2000~2005年,新凤鸣主要以子公司为主体建成了聚合DCS控制系统、进销存系统和财务管理ERP系统,基本满足企业发展初期的管理应用。

2005~2017年,随着企业产能逐步扩大,企业用工逐步增加,新凤鸣重点开展了企业装置及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同时,构建集团级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逐步向集团化部署转型,以满足集团化管控需要。

2017~2018年,随着集团成功进入资本市场,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新凤鸣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综合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平台化、服务化、共享化原则进行顶层设计,建成集主数据、实时数据、ERP、MES、WMS、大数据及辅助决策和工业APP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平台(以下简称“凤平台”),实现内外部互联互通,一体化打通了集团的业务链、数据链和决策链,实现“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个团队”支撑企业发展。

2019年开始,在按周迭代升级凤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新凤鸣重点建设“敦煌易购”电子商务、“丝路易达”智慧物流业务功能,完善构建“互联网+化纤”数字新生态,加快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升级发展。

 

“智造”平台架构

 

为了高质量建设智能制造平台,新凤鸣以端到端业务流程为主线,通过设计集团业务全息图合理制定规划智能制造平台的架构。同时,进一步明晰平台相关系统的边界、功能定位和企业部门、岗位的职能职责,打破了系统界限,贯通了部门壁垒,实现了企业管理工作高效协同,有效支撑了企业创新发展。

(1)一体化部署,快速支撑企业发展。凤平台实现了ERP、MES、实时数据、数据仓库、物流、电子商务等多系统一体化融合部署和平台化服务化敏捷迭代升级。目前,凤平台按周发布升级版本,实现聚酯纺丝、PTA、物流等新工厂新业务从立项开始就在平台管控,快速支撑企业“产能再造计划”实施和向上游PTA产业链的延伸,近三年企业产能就翻了三倍。

(2)全要素构建,整体提升智能水平。凤平台部署了智能+办公、生产、销售、研发、物流和决策等10大应用,全面提升了企业智能化能力,支撑企业实现“工艺水平、智能化水平、人均效率水平、综合能耗水平”等多项行业第一。2019年,新凤鸣成为唯一一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化纤企业。

(3)延伸服务链,构建数字新生态。新凤鸣通过凤平台与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银行等平台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由企业化纤生产制造服务向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供应、物流和金融等服务的延伸,完善构建“互联网+化纤”数字新生态,加快企业向“制造+服务”转型发展。

 

图片2.png

 

“智造”全链条化

 

化纤制造是“离散+流程”型生产,具有设备多、环节多、作业细的特点,其复制性往往导致装置分段式机械运作、数据链不完善,设备、人员缺乏整体联动和协同,人员密集、效率低和质量稳定度不高。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全链条智能化纤产线成为可能和企业的必由选择。

(1)5G网络。建立基于5G MEC网络切片云,应用5G大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的特点,进一步扩大网络部署范围和数采范围,实现工业级产品外观检测、特性检测、现场巡检和统一调度指挥,以及工业级大数据应用等智能化服务。

2)设备智能化。综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补齐原料自动计量、产品外观检测、智能立体仓库、产品配送物流跟踪等的智能装备短板和信息系统集成短板,实现生产全链条自动化智能化。

(3)一体化数据链。通过建立“ERP生产订单—生产批号—产品配方投料—聚合生产—单位号纺丝—卷绕—搬运—质检—搬运—入库—出库”的产品标识解析体系,一体化打通“生产经营决策”的数据链;根据数据链实现各环节装备之间的集成联动,以及人与人、人与设备的高效协同,实现高效联动生产和智能化生产。

目前,新凤鸣生产线智能化覆盖原料计量、聚酯、纺丝、加弹、立库等环节,实现超10万台(套)设备互联,人机互联超97%,全链条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稳定生产,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人员用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充分发挥了产线价值。在生产车间里,14类近800台机器人基本覆盖全业务环节,支撑常年满负荷连续生产,每天产出丝饼超130万个,实现产品按码跟踪和问题溯源等质量过程化管理,实现水电热媒等能源集中管控和自动平衡分析,促进“削峰平谷”,绿色低碳生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