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光威复材:借力资本市场 实现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16 00:00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文 | 张顺 宁翠娟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7%;净利润3.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2%。2019年、2018年和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17.15亿、13.64亿、9.49亿,净利润分别为5.22亿、3.77亿、2.37亿。2017年~2019年上市三年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9.37%和37.83%;连续三年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分别为1.10亿、1.85亿、2.59亿,累计达5.54亿,达到募集资金净额的58.61%;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5.16亿。”这是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上市三年来交出的一份漂亮的“答卷”。

光威复材一直致力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碳纤维国产化事业的先行者之一,于2017年9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之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依托多年来积聚的深厚技术和管理底蕴,光威复材坚持实业报国,坚守主业发展,全面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

图片111.png

 

 

制定“521”战略布局全产业链

 

 

上市之初,光威复材就制定了“521发展战略”,即:坚持五大产业、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的发展战略。其中五大产业如下:

碳纤维板块: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碳纤维业务发展战略,紧跟国际前沿和国家所需,形成系列化、多元化碳纤维产品,逐步打造“货架式”碳纤维产品供应能力。目前,主要产品包括GQ3522(T300级,湿法工艺)、GQ4522(T700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5526(T800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6026(T1000级,湿法工艺)、QM4035(M40J级,湿法工艺)、QM4050(M55J级,湿法工艺)等系列化的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等。

通用新材料板块:以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海洋船舶、电子通讯、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为目标,为客户提供具有不同品质和性能要求的预浸料产品,满足不同领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复合材料板块:借助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民领域应用迅速发展的时机,以募投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研发、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内科研院所、主机厂合作,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领域延伸。

能源新材料板块:以风电碳梁等为代表的树脂基工业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开发、制造为主,以满足风电等下游工业领域对结构材料轻量化和标准化的需要。

精密机械板块:在“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战略指引下,不断推动从装备到机加零配件、金属与复材结合产品的转型升级,在碳纤维设备、预浸料设备、拉挤类设备、模压成型类设备、地面保障装备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纤维缠绕设备、铺丝铺带设备等高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制造设备。

同时,光威复材计划在碳纤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科研平台引擎的带动下,孵化形成1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领先地位的千亿级碳纤维产业基地,搭建起涵盖“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装备制造—检测分析”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条,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制订“521战略”,布局全产业链,有利于光威复材快速开展系统研究并及时获取评价及反馈信息,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工艺的成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跟踪反馈、装备保障等方面形成综合技术能力,为各种复合材料相关业务需求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技术、装备、人才

 

 

源于技术领先的市场先入优势为光威复材赢得了业务空间。国产碳纤维发展以军用为牵引,追求质量稳定性,不仅需要经历全面、复杂而漫长的系统性应用验证过程,并涉及面广、投入巨大、代价高昂。碳纤维国产化的先行者之一——光威复材在一系列应用方和客户的牵引、鼓励下,见证并经受了严格的考核与检验,历经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生产历程,打破国外垄断,有力地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局面,并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在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民品业务的发展赢得了空间。

多年的产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是光威复材能够持续创新发展的能力基础。凭借深厚的产业发展背景和多年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经验,光威复材与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并积淀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造技术和经验等,并成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成为公司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是光威复材一系列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保障。光威复材拥有系统的机械加工和制造能力、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资质,以及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同时,多年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也带动其装备国产化能力的提高,拥有了碳纤维生产线及关键设备、预浸料生产线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后续的一系列创新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

稳定的技术团队是核心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的关键。光威复材拥有一支稳定的技术团队,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充实新鲜血液,多年来,相继突破了一系列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以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等关键技术。稳定的技术团队确保其技术投入和技术积累形成有效的技术资源和成果,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技术价值在研发和生产组织中得到有效发挥,成为光威复材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为国产碳纤维“民族品牌”贡献力量

 

 

碳纤维是一种集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于一身、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拥有广泛用途的基础性新材料。碳纤维以及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以其出色的增强减重效果,以及耐腐蚀、耐高温、膨胀系数小、导电性能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建筑补强、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 碳纤维日益成为发展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军民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十三五”期间,为了缩小我国碳纤维企业与国外碳纤维企业的差距,国家大力引导扶持碳纤维产业,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加快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材料升级换代,满足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

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光威复材将继续重点做好高强型、高强高模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工作,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发展低成本民用大丝束碳纤维,并实现碳纤维油剂、上浆剂等配套产品的产业化,充分显现企业活力,站稳碳纤维领域技术制高点。同时,为解决大丝束碳纤维供应不足的问题,光威复材拟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设万吨碳纤维项目,预计在“十四五”期间陆续达产,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领域市场需求。

当前正值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包括光威复材在内的一批有理想、有情怀、有实力、有积淀的碳纤维企业,一定能够成长为世界级强企,能够支撑起国产碳纤维这个“民族品牌”,能够为我国的强国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